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犹记得九月底十月初,国际油价一路高歌猛进,最终站上四年高位。但仅仅一个多月过去,美油布油就齐齐跌超30%,深陷技术性熊市。
11月23日周五,《华尔街日报》撰文指出,油价螺旋式下跌的重要原因之一正是美国石油工业发展迅猛导致原油产量激增。与此同时,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美联储加息预期支撑美元走强,地缘政治局势加剧市场对供应过剩的担忧,特朗普还频频施压OPEC降低油价。
简而言之,原油价格为何承压?都怪美国!
美国原油库存高企
周三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EIA原油库存连增九周,创2017年3月份以来最长连增周数。
具体来看,美国11月16日当周EIA原油库存增加485.1万桶,超出预期,前值1027万桶创下2017年2月份以来最大单周增幅。
此外,10月数据显示,当月美国原油和液化天然气产出合计达到1590万桶/日,这不仅创出历史新高,也比去年同期高出200万桶/日。
在产出大幅增长的同时,美国能源出口也水涨船高。在今年三季度,美国汽油产品出口达到日均510万桶/日,为这一领域全球最大出口国。
金融博客Zero Hedge指出,随着美国出口的增加,它对OPEC原油依赖的下滑很可能导致2014年的一幕重演——当时在美国页岩油攫取大量市场份额之后,各国各自为政抢占市场份额,导致油价崩溃。
美银美林上周报告指出,截至上月,美国在能源上已经转为贸易盈余。这也意味着它不再依赖于OPEC等的石油进口补充国内需求,对国际能源的定价也获得更大话语权。
本文来源:华尔街见闻